解密苗族刺繡中的文化符碼 仲星明教授個人苗繡收藏展行車紀錄器多鏡頭開幕

2017年12月9日由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上海市文教結合項目高校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中韓VR技術研發與國際化創新藝術人才培養工作室主辦,上海證大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悅野VR全景直播聯合協辦的“苗繡密碼——戰神的召喚”仲星明教授個人苗繡收藏展於上海浦東證大喜瑪拉雅中心啟幕。本次展覽系上海大學仲星明教授逾三十年之傾心收藏、黔東南苗族自治州考察調研之經驗有感而策劃發起。

展覽海報

苗族刺繡藝術作為苗族歷史當中特有的文化表現形式和苗族婦女辛勤勞動的智慧結晶,已列入我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的苗繡藝術展,是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及證大文化響應對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保護與傳承的重要舉措。在現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從民族的悠久文化淵源中找尋源泉,沿襲一脈相承的精神文化遺產。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嘉賓交流

展覽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介紹現場

展覽結合苗族歷史、神話傳說、古籍文獻、苗族古歌等線索,從苗族繡品中的“形”來解讀其背後的“象”,展品涵蓋仲星明教授深入貴州省丹寨縣舟溪鎮、合江縣施洞鎮、麻江縣、丹寨縣、臺江縣等多個苗族村寨所獲古老紋樣衣袖袖片、圍腰、背帶、女裝等藏品。內容豐富多樣,每一個袖片的圖案紋飾背後更深刻蘊含瞭苗族本地的神話傳說及民族歷史,帶我們從這個民族曲折久遠中去探索其背後的文化符碼,感受戰神蚩尤的召喚。

展覽現場

解密·蚩尤九黎

展出藏品-貴州省丹寨縣舟溪鎮苗族繭片繡太陽紋圍腰

《尚書正義》:“九黎之君號曰蚩尤”。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地區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瞭傑出貢獻。圍腰中主紋為太陽,對太陽的崇拜,對光明的追求和向往是各族先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苗族服飾中大量太陽紋的運用,也表達瞭苗族先民對太陽和光明的崇拜與執著。橫幅與下擺分別陳列的9個太陽,代表的就是蚩尤在上古時代作為酋長管理的九黎部落。九黎共有九個部落,每個部落有9個氏族:蚩尤與同母弟八人,連其自己在內共是九人,均姓黎氏,號稱“九黎”。即黎貪(蚩尤)、黎巨、黎祿、黎文、黎廣、黎武、黎破、黎輔、黎弼,再加上族兄弟七十二人,共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黎氏支系部族。

展出藏品-貴州省臺江縣施洞鎮苗族破線繡蚩尤像衣袖繡片

在苗繡中的蚩尤形象,手中常常會持有杖、刀、戟三樣兵器,據傳是代表蚩尤的三大發明:刑法、宗教和武器。圖中蚩尤所騎的“牛龍”是牛與龍的結合,反映的就是當時的農耕文明。蚩尤帶領的九黎部族部族稻作發達,居同時代其他部族之首。而谷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苗”字來給蚩尤的子孫命名為“苗族”。

解密·蝴蝶媽媽

展出藏品-貴州水族馬尾繡蝴蝶蝙蝠背扇

蚩尤戰敗後,苗族人則在大遷徙中,死傷無數,苗族一時氣息微弱,唯有頑強生存,壯大族群才能抱住苗魂不滅。由此便誕生瞭苗族的精神信仰——“蝴蝶媽媽”背帶中央為大幅的蝴蝶媽媽圖案,蝴蝶多子,意欲勸誡苗族後人繁衍壯大族群。而下方的中心圖案“江崖海水”正好位於兒童臀部下方,圖案寓意苗族後代重新崛起“坐”回江山。

展出藏品-貴州省花溪區苗族頭巾

苗族先民把這個“蝴蝶”稱之為“媽媽”,表示她與先民們有親屬關系。供奉她,就可以保佑村寨安寧,子孫繁衍,五谷豐登。

解密·鶺宇鳥

展出藏品-貴州雷山縣苗族纏繡脊宇鳥紋衣袖管繡片

蚩尤大戰皇帝被殺後,苗族被迫不斷遷徙,苗族“嘎鬧”支系的自稱就印證瞭這一點。“嘎鬧”,苗語本意為“鳥”,取意為苗族如同鳳鳥,遊飛於山谷森林間,四處遷徙,歷盡滄桑。所以在苗族“嘎鬧”支系中,把鳳鳥當作圖騰,苗族“嘎鬧”支系的頭飾、服飾中,鳳鳥是常見的圖案。

展出藏品-百鳥衣

“嘎鬧”的百鳥衣是一種據說可以“飛天通神”特色服裝。百鳥衣的“百”是虛數,並不是真的繡瞭一百隻鳥。但百鳥衣上繡的鳥少則幾十,多則上百。百鳥衣的“鳥”也是泛指。百鳥衣男女有別:男裝多是“牛龍”或“蛇龍”圖案,女裝才繡百鳥。百鳥衣原為紀念楓樹神蚩尤與蝴蝶媽媽的“牯藏節”時穿上跳蘆笙所用,故又稱為“牯藏服”。對襟寬袖,衣下連12條裙帶,下綴紮成束的白色鳥羽與薏米殼。

展出藏品-貴州省臺江縣施洞鎮苗族破線繡衣袖繡片

這件衣袖繡片表達的也是供於廟堂的先人保佑後代多子多福,吉祥如意。

展出藏品-貴州省臺江縣施洞鎮苗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族務麼細圍腰繡片

在對祖先的崇拜圖案中,不乏能找到真實的歷史人物。“務麼細”就是真實人物,她出生在施洞附近的大沖寨,後參加張秀眉領導的苗族反清起義軍,成為貴州清水江一帶傢喻戶曉的女將軍,她的形象表達瞭對真實英雄人物的歌頌。

展覽現場

上海大學仲星明教授

神靈護佑、苗魂不滅,苗民遠遷,一步三回頭、背井離鄉仍盼歸途。為記住回傢路,苗女將遠遷路上的萬水千山、對故土的無限眷戀、對戰神蚩尤的緬懷感恩、對後人的聲聲叮囑,以針為筆、以線為墨繡成一部部“穿在身上的史書”。展覽另融入新媒體VR技術可在展覽現場體驗精彩的VR互動環節,並可現場觀看通過VR實時轉播的苗族祭尤節。本次展覽免費對外開放。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12月24日。

[責任編輯:張曉榮]
arrow
arrow

    txt517fv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